2010年4月22日 星期四

移動的社會


四方報》是世新大學繼《台灣立報》、《破報》之後,另一份為弱勢發聲的報紙,也是台灣第一份以越南文為主的月刊,發行的對象是從越南來的移民工與移工。2011年擴大發行泰、印、菲、柬五種語言,合計5份新移民刊物,史稱「五語倫比」。

和許多台灣官方或非營利團體經營的移民刊物不同的是,《四方報》並不會想盡辦法讓這些新朋友適應環境,融入本地;相反的,他們強調移民、移工的主體性,報導與討論與其相關的公共議題,更有趣的是,開放大量版面給讀者,透過文字、繪畫表達意見、抒發心情,試圖以文化鬥爭,讓大家看到不一樣的移住社會。

移民/工的出現是社會的必然,特別在全球流動密切的當下,人類更是相互影響、相互依賴,而《四方報》的出現也突顯了移民/工媒體的重要性,可惜,我們社會並不太重視這些新朋友的存在,即使近在咫尺,也很少關心。

雖然《四方報》發行高達22,000份,也有泰文版,在全國OK便利商店及全虹電信可以買到,2012年開始也在部分的7-11上架銷售,而在2011年還得到卓新基金會所頒發的社會公器獎。即使如此,《四方報》的經營依然辛苦,不但資金及人員有限,即使是主編也得到處去「開發」市場。

《四方報》最常使用的行銷模式是很「草根」的,在台灣各地找尋移民/工的聚點,隨意聊天、贈送報紙、建立關係,進而成為銷售通路,《四方報》也因為這樣交了不少的朋友。

那天有機會和《四方報》的主編張正一起起到雲林拜訪小吃攤,從越南來的外籍媽媽,遇到兩個大男人到店裡登門拜訪,表情大多驚訝與不安,不過,看到《四方報》後,彼此之間卻有著莫明的熟悉感,畢竟能在異鄉看到家鄉的文字相當可貴,特別是,當張正用簡單且破爛的越南話交談時,臉上滿是異訝與興奮,也許這是她們第一次聽到台灣人說越南話。

我們拜訪完台西的小吃店、美髮店及雜貨鋪後便轉往麥寮。原以可以遇見泰籍勞工,不過,當地人告訴我們,隨著工程結束,他們已轉往他處。


雖然沒遇到泰國朋友,卻讓我第一次「有幸」看到台塑麥寮廠。

盤踞在雲林海岸的工廠不但遮住了海上豐華,高聳的煙囪直入天際,排放的黑煙混雜著傍晚的紅晚,滿是混沌與淒涼,站在興建中的長庚醫院前,看著隨風而動的滿天「烏雲」,有著說不出的諷刺。


其實,全球緊密流動的世界裡,移動不只是人,也包括污染。人的移動會帶給社會多元的視野,但污染的移動卻可能讓我們走向死亡。工廠排放的污水與廢氣,隨著地下水、洋流、空氣,四處飄移;原有在地的養殖業與居民,也因為工廠的移入而被迫廢棄與遷移。


住在都市、習慣奢華的人很難有機會看到這樣的景象,但即使如此,我們仍然與污染緊密相連。有趣的是,我們會因為「全球暖化」的口號感到恐慌,但卻往往對緊鄰咫尺的環境問題沒有感覺,但其實流動的社會早已把所有人連結一起,對於身邊的人與環境,我們很難置身事外。


這篇文章原寫於2010年4月,2012年因四方報得卓新獎,並在小七上架,改了一些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